天选之钓,翻板全解析(2)
翻板的几个主要原理
翻板以榨油糠饼为饵,为什么有如此广泛的适应性?翻板要不要打窝,怎样打窝?不雾化的所谓铁饼能不能中鱼?翻板钩为什么要求保持在饼的边缘或饼上才合理?软线钩为什么要求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量柔软?软线钩为什么不要做防缠绕?硬线钩为什么要硬而富有弹性,且便于调整高度和角度最好?翻板钓组用一通式连接,同时加小太空豆和挡片锁紧钓组,有什么好处吗?翻板立杆为什么要采用缩节小角度立杆并尽量调松渔轮卸力,有什么道理吗?这些在本章里可以找到缘由。
任何钓法研究,归根结底的本质问题是探究鱼是怎么被诱来的,怎么吃食,怎么中钩,最后怎么逃脱的,或者说怎样才能减少鱼的逃脱几率,提高中鱼、收鱼成功率。本质问题就是原理,弄懂原理就会一通百通,不需要什么师傅指导,自然知道如何合理用饵用钩、如何搭配钓组、如何待鱼收鱼。原理就像已证明的公式一样指导一切,一切均可由原理出发得到解答。
然而,如同等待发掘的珍贵的宝石和矿藏一样,任何原理都不是一朝一夕轻易被发现的,事物的本质总是深藏不露,需要千呼万唤、无数人的努力,还需要一些运气和灵感,最后才会“啊”的一声,原来如此!翻板的几个主要原理——诱鱼原理、中鱼原理、泄力原理的发现,都经历了这样一个长时间验证的万难的过程。
翻板的诱鱼原理
翻板钓是怎么诱鱼的?这看起来是个极简单不需要思考的问题,无非就是通过饼饵或者盒饭饵的气味和雾化产生的碎屑把鱼诱来,这样说没有错,但如果是顺着这一思路去过度强化饵的气味和快速雾化就会有问题。多年的翻板实践已经告诉我们,在大多数水域、大部分季节、针对多数鱼种,翻板用饵反而以清香自然、雾化适当快慢的天然作物饵为最佳选择,这在如今的中国钓鱼界,爆炸饵、台钓饵追求多种配方、各种重气味的趋势下,显得过于简单朴素,也很另类。
气味很淡、成分简单的天然作物饵为什么在翻板用饵中更有优势?这跟鱼类的天性有关,千百年来,自然水域的鱼主要是靠天吃饭,水里有什么,它们就吃什么,对天然食物早已形成依赖,也有一套敏锐的寻觅识别系统,一点点气味,些许碎屑都能感觉到,这就是为什么有时糠饼沉入泥里,鱼也能找到的原因。常年如此,自然水域的鱼对天然作物饵也最信任最不防备,大鱼尤其如此,而翻板又是以钓江、河、湖、库等自然水域为主,用天然作物饵诱鱼钓鱼自然成为首选。
所谓天然作物就是大自然中的陆生、水生植物,何止千百万种,为什么如今用得最好、适应性最广、最受钓友欢迎和信任的却是榨油糠饼呢?这与榨油糠饼本身的原料成分和独特的雾化性能有关,好的榨油糠饼是由纯油糠经过蒸炒,再经长时间的物理压榨而成,油糠又是什么呢?油糠是稻谷加工后的产物,不是外层的谷壳形成的糠,也不是里层的米,而是稻谷的中间部分,是稻谷脱壳为大米过程中,经大型机器处理后产生的一种颗粒极细的糠,因还未没被压榨出油,含油率高,俗称油糠。油糠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颗粒极细,因此,以油糠为原料压榨出的饼,虽然坚硬,入水后,有些却表现出极好的雾化性能——逐层均匀雾化,始终保持有碎饵和碎屑诱鱼,逐层雾化的同时又始终保持了一定形状和硬度,这是同为天然饼饵的其他饼如花生饼、豆饼等所无法比拟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油糠.jpg
油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糠饼.jpg
榨油糠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wh.jpg
精选榨油糠饼切成的小边饼(大圆糠饼的边缘部分)雾化情况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wh2.jpg
小边饼出水后,表面硬而平整,基本形状保持不变,可以判断为持续雾化且雾化均匀
翻板野钓,以自然水域的所有鱼为对象鱼,不特地针对某种鱼,以雾化较好的天然作物饼饵为最佳选择,这是合符自然水域野生鱼种的天性的。所谓大道至简,然而,人的天性往往更容易为稀奇古怪的东西所吸引,为光怪陆离的表像所迷惑,越简单越朴素的道理,反而越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验证。十年前,绝大部分钓友对糠饼这样简单的饼饵是否适用于全国水域是心存疑虑的,我本人垂钓时,对在任何季节、任何水域都使用原味榨油糠饼也是信心不足的。如今,十年过去,光阴荏苒,在试过若干种饵,钓过若干水域,见过全国各地成千上万钓友用糠饼垂钓上鱼后,大家才知道原味榨油糠饼的适应性竟如此广泛,才明白:不是糠饼有什么特效,而是天然饵本来就适合野生鱼。因此,不管这鱼是长在湖南还是湖北、广东还是广西,南方还是北方,都是一样的道理。至今仍有人说,作为天然饵的糠饼适合南方不适合北方,适合四川而不适合重庆,就是还未明白天然饵符合所有野生鱼索食特性的道理,不明白,所以不信任,不信任而无信心,自然就用不好。天然饵适合所有野生鱼,是千千万万钓友用若干年时间钓出的经验,以我本人的经验,还可以加一句,天然饵适合所有季节。这些年,春夏秋冬,即使下雪天出钓,我也是主用原味榨油糠饼,没有感觉到由于原味糠饼气味淡而钓不过气味浓烈的饼,这更坚定了我对天然饵的信心和认识,只要鱼想吃,它就能找到,当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69181128741658.jpg
翻板网湖北荆州钓友用榨油糠饼为饵,于长江所钓鱼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新疆翻板钓友用榨油糠饼,在孔雀河钓到鲤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jpg
本人用原味榨油糠饼冬天在汨罗江夜钓上草鱼
天然饵诱鱼的特点是没有针对性,也可以说它针对所有包括鲤、鲫、鳊、草、青、鳙、鲢等自然水域常见的杂食鱼种,这其实和人类的饮食习惯是极其相似的,清香自然的米、面类食物没有特定的适合人群,也就说它适合所有人,而辛辣酸臭等具有较强刺激性味道的食物,则只适合特殊嗜好的人群,其他人突然接触这类食物,这有会所怀疑和警觉,接受之前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以天然饵钓鱼,哪种鱼诱来的多或者说哪种鱼中钩的多,取决于垂钓区域段该鱼种的密度、季节活跃性以及有针对性的合理用钩。翻板钓友多年的垂钓实践,并由此产生的对天然饵的高度信任和大量使用,不仅有利于自然水域水体环境保护,同时也为其他钓法如手竿、爆炸钩等的施钓和打窝提供了借鉴,即任何钓法在垂钓或打窝时,都可以用最值得信任而又环保的天然饵为基础饵,再加配其他有针对性合成饵料,这样效果更佳,翻板盒饭饵的配置同样如此。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jpg
本人在洞庭湖,以原味榨油糠饼为饵,钓到的各种鱼
我们说常说雾化好、单位时间产生的碎屑、碎饵多的天然饵,是翻板诱鱼的关键,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个事实:在翻板垂钓实践中,中鱼效率最高的并不是雾化最快的饼饵或盒饭饵,反而是雾化均匀、适当快慢的饵能中更多的鱼,另外,即使雾化极慢或不雾化的饵,就是通常所说的“铁饼”,只要本身原料好,用钩合理,同样也能中鱼,这是为什么呢?雾化很好的饵,在水流或小鱼的搅动下,饼周围的碎屑一定比饼上和饼的边缘多,如果鱼的吃食习惯真的如传言所描述的那样先易后难,即先吃碎饵碎屑的话,中鱼最多最快的应该是饼饵周围的钩,即饼饵边缘之外的钩,而事实却是饼饵边缘和饼上的钩中鱼几率最高,这又是为什么?这是一个在幽暗的水下隐藏了多年的谜,也是解开翻板诱鱼和中鱼关键的终极钥匙,是我们翻板人经过多年努力、苦苦求索,才得以一步一步靠近事实真相,如今即将揭开神秘面纱,且容稍后重点介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jpg
水流稍有搅动,雾化好的饼饵周围将散布大量碎饵、碎屑
翻板的中鱼原理
原理之一:软线钩的吸入中鱼
翻板的沉底裸钩中鱼,主要是靠鱼误吸入嘴,在吐钩过程中被挂住嘴唇而中钩,即误吸入中钩。鱼的误吸入中钩是翻板中鱼原理的一项重大发现,这一发现源于软线钩的发明和使用,反过来又指引了软线钩的发展方向,使之已成为目前使用最广、中鱼率最高、针对鱼种最多的翻板钩种。
翻板钓之所以越来越完善、钓组和用钩越来越科学合理,就在于有一批肯钻研、喜欢刨根问底的钓友总在不断的探求事物的本质,而且乐于交流分享。翻板钓面世之初,也许是为了借鉴学习爆炸钩,或者是为了防缠绕,绑钩线一般用的是轮胎线或爆炸钩常用的那种红线,这两种线都比较硬。那时的大部分钓友都还没弄清楚翻板沉底的裸钩是怎么进入鱼嘴的,难道是鱼自己主动去咬钩的吗?然而,与爆炸钩一样,早期的翻板钩上也没有挂任何食物,鱼为什么会主动去咬呢?一些聪明的钓友早已对此表示怀疑,并猜测鱼可能是在吸食碎饵时,误吸入了钩,既然鱼是吸入中钩,为什么不用较软的线绑钩让鱼更容易吸入呢?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棉线即缝纫线绑的软线钩,中鱼效果确实好了很多,证明猜测没有错,从此,用软线钩人越来越多,用的越来越好。棉线虽然较软但强度低,当强度更高、线质更柔的大力马编织线出现后,大家很快就采用了大力马线绑钩,这就是翻板软线钩的由来。
软线钩是吸入中钩,针对的鱼种最多,鲤、草、鳊、鲫、青等都是它的对象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鲤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jpg
草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jpg
鳊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jpg
鲫鱼
从仿效爆炸钩的硬质线到采用软线绑钩,是翻板用钩的巨大进步,但这一过程却并不长,也就是说在湖南翻板界很早就有共识,认识到翻板沉底钩之所以中鱼,绝大部分是靠鱼的吸入中钩,所以钩的改进方向很明确,就是在保证线的强度前提下,尽量保持钩线的柔软,同时保留一定线长,方便鱼的吸入。鱼的吸入中钩原理的发现极大推进了翻板软线钩的改良和完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爆炸钩和水怪钓组,近两年,一些爆炸钩和水怪用钩也开始采用大力马软线绑钩,虽然比翻板晚很多,他们也已认识到了弄懂鱼的吸入中钩原理比因怕缠绕而用硬质线更重要。遗憾的是,如今倒有不少新加入的翻板钓友反而开始担心起软线钩的缠绕来,他们在用软线绑钩时喜欢加上鸡皮管或热缩管,线上涂502胶,更极端的是那种八爪钩或叫盘钩的,绑钩本身用的就是硬质轮胎线,竟然还要在线上加胶管做防缠绕,这些都是不懂原理的表现,想方设法在为鱼的吸入设置障碍,生怕鱼会中钩似的。十多年前,长沙的渔具店也曾出现过一种用爆炸钩红线绑的翻板钩,不过很快就消失了,在懂原理的长沙钓友中,这种钩没有市场。早些年,我在初学翻板时,也曾绞尽脑汁做过软线钩的防缠绕,那时还未弄清翻板软线钩的中鱼原理,对比后,发现软线做了防缠绕的反而不如不做的效果好,从此再也不愿费那神了。
翻板软线钩是利用鱼的误吸入中钩,以方便鱼吸入为最高原则,任何防碍鱼吸入的因素都要尽可能摒弃。因此,保持钩线足够柔软和有一定有效吸入长度是关键。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当采用大力马软线绑钩、钩线在2-3厘米长时,3-4钩的软线钩不做任何防缠绕,甚至有意让钩缠绕着打下去(当然不是缠得跟麻花一样),会不会比做了防缠绕的钩难中鱼?不会,中鱼后,一般是一钩还是两钩或多钩在鱼嘴里?一般是一个钩,那为什么还要担心缠绕呢?
软线钩中鱼,一般都是单钩挂住鱼的嘴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jpg
过去,我曾建议钓友在打杆前将饼表面浸湿,将软线钩轻挂饼的表面再抛投,现在我已认为没有必要这样做,即使挂了钩,饼入水时的瞬间冲击力很大,会使钩完全脱落,入水后,钩的飘落状态仍然是未知的,但是,我们只需看看结果就可以了,挂与不挂在中鱼快慢和多少上没有区别,鱼吸入的通常还是一个钩,说明钩线在水下即使是弯曲的,在水流的梳理或小鱼搅动下也是很少缠绕的。至于未中鱼,收上来的缠绕,一般是钓组在水中打转造成的,不必介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jpg
钩这样简单交叉打下去,也没什么问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jpg
鱼口好的季节,经常会多钩中多条鱼,证明水下并没有缠绕
用软线钩怕缠绕是大部分新入行钓友的心病,那么,做了防缠绕,影响鱼的有效吸入,不是更令人担心吗,新手如何克服软线缠绕的心理障碍呢?建议买或自制一副未做任何防缠绕的大力马线绑的软线钩,故意缠绕着打下去,看它能不能中鱼,是一钩还是多钩被吸入中鱼?也可以换一种思路,软线钩即使水下是缠绕的,又有什么关系呢,无非就是鱼会多吸入点钩而已,事实上,在用软线钩时,就算有意想让鱼多吸入几钩,也是很难的,这样的几率是极小的。
线质柔软、能自然下垂、能自由弯曲、留有适当的吸入长度,这样的软线钩才是最好最放心的钩,只有不懂吸入中钩原理的人,才会去追求硬质线加防缠绕,所以,不懂原理和已熟知原理的钓友,对翻板用钩的审美取向也是不一样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8.jpg
钩线柔软,能自然下垂、自由弯曲,是我们对软线钩的追求
[此贴子已经被管理员于2018-12-04 14:36:5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