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从79那里订的米糠饼到货了,周末去增江试了一下午,6根杆子,相距1米,打的距离约25米,江水流速缓慢,水温约17~20度。效果如下:
雾化,完胜本地花生麸饼和彭X的商品饼,79的饼在2小时内基本完全消失,花生麸饼原来厚度3CM,2小时后还有不到1CM,彭X还有差不多2CM厚度。
上鱼速度:在4个小时内,3根79饼的杆上了18条罗非和一条半斤小鲤鱼;2根花生麸饼的杆上了7条罗非和1条土鲮鱼,1根彭X的杆上了2条罗非。
初步结论:雾化好的饼上鱼效率高。
以上对比是本人的不严谨结论,仅供各位参考。
另:钓点是在江边一个突出的半岛位置,当时岛上钓友很多,海竿插了约30支,全是翻板,还有不少是双板夹饼的。但整个时间段好像都是我在表演独角戏。我观察到其他钓友也有不少在用花生麸饼,但铃声没有,至少4个小时内没见别人海竿起过鱼,台钓的就起了一些蓝刀和小罗非。我觉得除了饼的问题外,最主要是他们都用商品的翻板钩,就是那种用轮胎线绑的钩,小鱼吸不进,大鱼警惕性高不吃,造成喂鱼...我的钩都是自己用2.5#大力马线绑的,相对起来鱼容易吸入吧。
这段时间电鱼,下网的居多,造成增江的那一段大鱼稀少,可恨啊。由于今天都是一堆3指,4指的小罗非,没心情拍照留念了。
广州往南往东由于经济发展原因,污染严重,原来的珠三角是鱼米之乡,现在就算钓起来都不敢吃,鱼肉里明显有股水油(就是机油)的味道。想钓到能吃的鱼要往北走,大几十公里,那边污染相对少些。因此也造成周末流溪河,增江等河段钓鱼人满为患,去晚了真不好找钓点。因为玩翻板对场地是有一定要求的,至少有块空地来抛竿吧,但河两边都是茂密的树林竹林,再排除一些挂底严重(水底下树枝竹子很多)地点,所以能玩的地方其实很少的。不过由于气候原因,这边一年四季都有鱼钓,就是多少的问题,再不济,钓罗非还是大把的,外来物种入侵,我钓起来不吃也把这些罗非给活埋了。
不错,钓出经验来了。增江据说亚运的时候政府放干了水,几年时间应该不会有特大的鱼,建议楼主的钩线还可以改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