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一晚野钓,一根矶竿打的翻版,立杆缩节。9点时竿尖猛一弯出线3、5米。取铃、拔竿、收鱼。5、6分钟溜到岸边,鱼还在水底,看不见是啥鱼。杆子可能没弓起,鱼跑了!用的7号又是你钩。是钩小了还是竿没弓还是有别的原因?
(5、6分钟溜到岸边,鱼还在水底,)至少说明前期应对措施基本正确,并不能证明是钩小而导致,越近岸存在的危机越大,是因为有效线距变短了,操控夹角变大了,或也有顺浅滩借力的可能,还有注意力的分散,导致操竿动作的失误等,这些都是导致跑鱼的可能因素。建议采用响版的自然卸力原理操控,这样会大大减少跑鱼的几率。
近岸特别要注意力集中才行,跑鱼的原因,可能那一下松线也有关系。
没见面,可惜了。
翻板收鱼一般不需要弓杆。手竿弓主要是线不够长,要控制鱼游动范围和消耗鱼力,只能靠弓杆,鱼大钩细就会断钩直钩。
翻板可以放线、有钓组泄力,只要钩能刺穿鱼,剩下的事就是尽量让鱼不借杆和轮的力挣脱,大鱼让它在中间多出几次线更安全。
在鱼发力能顺利出线的前提下,钩未拉直变形,鱼跑了,一般不是钩号小了的问题。
以下是引用独来独往在2015-05-23 18:20:47的发言:
(5、6分钟溜到岸边,鱼还在水底,)至少说明前期应对措施基本正确,并不能证明是钩小而导致,越近岸存在的危机越大,是因为有效线距变短了,操控夹角变大了,或也有顺浅滩借力的可能,还有注意力的分散,导致操竿动作的失误等,这些都是导致跑鱼的可能因素。建议采用响版的自然卸力原理操控,这样会大大减少跑鱼的几率。
赞同
检查一下钩,没问题应该是没钩牢,没钩牢的原因不止一个,不必纠结,都是从跑鱼过来的,慢慢来吧,只是还有这么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