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热怕晒加之前段时间的防汛抗洪影响,很久没出钓了,直到昨天晚上去了一趟柳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微信图片_20240720154807.jpg
对岸有几颗手杆的蓝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微信图片_20240720154734.jpg
桥上有人放下泥鳅钓翘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微信图片_20240720154811.jpg
晚上蟾蜍也在坚持觅食
大概9点多下的杆,两支小黄杆翻板,一支串钩泥鳅。小黄杆响铃次数挺多的,上钩的鱼大部分挂草跑掉了。受长江上游来水影响,目前洞庭湖——湘江——柳江水位都很高,离岸20-30米,水底基本都是以前的草地,所以,翻板钓近,鱼是多,挂底挂草也在所难避。能收上来的都是清一色的大板鲫,觉得挺好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微信图片_20240720154816.jpg
吹吹凉风,看看手机,有铃响就去收收鱼,泥鳅串钩没动静,换了几次位置也一样,就不管它了,原也不指望它能带来啥惊喜。
差不多十一点,来了一位年轻人,一连串的问:“师傅上鱼了吗?”“这叫什么河?水有多深、有些什么鱼?”,平时钓鱼我不太愿意与人聊天,就想安静简单的钓个鱼,这人有点不一样,咋一看他不像钓鱼人,能这样问看来也不是本地人,主动张烟,说话眼神还有点躲闪。我有点好奇,于是都一一的回答了他,也问了他几个问题:“”你是哪里人?“到乔口镇来做什么?结婚了没有?”,他说他是邵阳新邵人,来这里是给人做装修刮墙,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个四川的,目前没有结婚,估计以后也结不了婚。
几句问答下来,他在我脑海里基本就画好了像,一个农村乡下青年,没读过什么书,多年在外,哪里有活干去哪里,为省钱尽量吃便餐睡工地。虽然工钱还行,但这几年有活干的时候并不多,干干停停,加上到处跑,路上开销,一年到头也存不了什么钱。虽然勤劳、老实、肯干、能吃苦,由于经济条件差,至今三十好几也讨不了老婆,没人愿意跟他结婚。
他的情况跟我学车时碰到的一位教练也类似,也是脾气很好,耐烦、诚实、肯干,就因为挣不下什么钱,如今近四十仍孤身一人。人在城市,天天遇见繁华,却无法在此安家。
这样的现象很普遍,也很无奈,处在一个内卷和剧烈转型的社会中,普通人仅有勤劳和朴实的品德已远远不够,或者说能满足一个人吃饱饭,有穿有住可以,组建家庭,过更高品质生活比较难。他们事实上已成为一种被主流社会边缘化了的人,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孤独觅食者。除了父母(父母尚在的话)或者债主(如果欠了别人钱的话)会关注他们,没有人有兴趣会尝试去了解他们,他们似乎也已习惯过这样的日子,生死两便,冷暖自知,也不抱怨,也不想做过多抗争,认命了,但我相信,他们内心一定是非常渴望有人倾听、有人理解,哪怕能解脱一丝丝精神上的苦闷和孤独都是好的。
在精神上与他们同类的,其实还有中年失业者、创业失败者、农村留守老人和城市空巢家庭,他们的生活都在被孤独和无奈侵蚀,却又得不到理解,无从诉说!
有时,我在想做慈善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捐钱捐物,多和需要帮助的人聊聊天,让他们能得到精神上的慰籍,也许是一种更大的善意。
聊了一阵之后,那位新邵的小伙在离开时,态度自然了很多,有礼貌的跟我道了别,我叮嘱他,过两年经济就好了,活会很多的,日子会变好,我鼓励他,何尝不也是在鼓励自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微信图片_20240720154754.jpg
他从河堤上离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微信图片_20240720154821.jpg
我去睡觉的路上,看到路灯和月亮都有光,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第二天一早,一位当地老人来打扫河边垃圾,我主动跟他聊了几句,老人很高兴。他们其实不需要聊天的主题,就希望有人关注到了他,仔细听清他说的话,理解了他的意思,同时,有眼神和表情的交流,足够了,心满意足了。这是某音、某手,包括今后的智能机器人永远替代不了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微信图片_20240720154750.jpg
第二天早上,线都扬了,但鱼不在,无所谓
夏天夜钓,翻板用二圈饼很好,耐用、省事、不耽误上鱼。
本文同发表于翻板网微信公众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
如第一次关注,请点手机屏幕右下角,微推荐——往期回顾 则可浏览公众号往期群发内容
深为同情,普通家庭没有容易二字,希望他们的境况慢慢变好